简体版| 繁体版
支持IPv6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

无人机飞防作业 助力水稻丰产

2025-06-11 08:55     来源:来宾日报     作者:黄艳萍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6月5日,在金秀的广袤稻田上空,植保无人机有序穿梭飞行,将农药精准地喷洒在水稻植株上。为有效防控水稻主要病虫害,保障水稻健康生长,确保粮食丰收,当地积极开展飞防作业。

随着近期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,县域内水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期,同时也是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高发期。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生态植保站工作人员介绍,这些病虫害一旦大规模爆发,将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。若不及时防治,稻飞虱在适宜环境一周内虫口密度可增长3至5倍;稻瘟病流行年份,水稻减产幅度可达20%至40%,严重威胁粮食安全。

为及时遏制病虫害蔓延,当地积极行动,组织专业飞防队伍,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作业。此次飞防作业覆盖桐木镇、大樟乡等多个乡镇,累计作业面积0.8万亩。

在大樟乡的作业现场,飞防技术员熟练地操控无人机,根据稻田的地形、水稻生长情况等因素,精准设定飞行高度、速度和喷药量。只见无人机在低空平稳飞行,下方喷出细密的药雾,均匀地覆盖在每一株水稻上。

“使用无人机飞防作业,效率比人工喷药提高了几十倍。”参与飞防作业的技术人员小吕介绍,一架无人机一天能完成400~500亩稻田的施药任务,相比人工喷药,效率提升近80倍。而且药剂雾化效果好、穿透性强,能够更好地附着在水稻叶片上,防治效果显著提升。经测算,飞防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可达90%以上,较传统人工喷药提升25%。不仅如此,飞防作业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和农药使用量,既降低生产成本,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。

在开展飞防作业的同时,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,为飞防作业提供科学依据。农技人员每天都会巡查稻田,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,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飞防作业方案。“我们设置多个监测点,密切关注病虫害的种类、数量和分布范围,一旦发现病虫害有爆发趋势,立即启动应急防治措施,确保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状态。”农技人员介绍道。

县农业生态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表示,开展水稻主要病虫害飞防作业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,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控,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态势,适时组织开展后续飞防作业,确保全县水稻生产稳定,为实现粮食丰收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